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,請啟用JavaScript或更換支援 JavaScript 的瀏覽器。
跳至主要內容區

環保新知內容

後疫情時代支付轉型,電子付款方便又環保!

2023/01/03
分享
近年隨著疫情影響,民眾在生活型態上都有許多改變,除了最顯而易見的戴口罩、勤洗手這類的防疫作為之外,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改變-就是購物支付型態的轉變,在這波疫情之下,民眾為了防疫、減少不必要的接觸,更是加速了金融轉型,錢包裡的鈔票銅板不在,無現金支付方式廣泛被運用在生活中,不只是餐廳、超商等商家,就連夜市也能夠使用電子支付的方式呢! 支付型態轉型 行動支付和電子支付有什麼不同呢(另開新頁)?行動支付是指使用「行動裝置」如手機、電子手錶等行動設備,綁定信用卡、電子票證、銀行帳戶等做為支付方式 如Apple pay、Google pay等等;而電子支付是指以網路或電子支付平臺為中介,接受使用者註冊及開立記錄資金移轉與儲值的一種支付模式,亦即電子支付是指有獨立的電子支付帳戶,可以用來作交易或轉帳,如一卡通(LINE Pay Money)、愛金卡(icash pay)、悠遊付、Pi錢包、街口支付等,兩種支付方式都具備省時、方便、安全的特性,受到消費者愛用! 電子支付時代來臨 臺灣自106年起開始逐漸推行動支付等的付款方式(另開新頁),以完備行動支付基礎環境、擴大行動支付應用場域、加強行動支付體驗行銷為三大推動主軸,建設電子支付跨機構共用平台、提供完善的行動網路及資訊安全環境,也鼓勵小型商家導入,讓行動支付更確實應用日常生活中,如今逛夜市也可以使用電子支付的方式付款,而近年政府所發放的各式振興券也紛紛使用數位綁定方式,以便滿足民眾的需求,更是提升使用者的黏著度! 此外,政府也積極推廣雲端發票(另開新頁),鼓勵民眾消費時「發票存載具」,減少印出實體發票,為了提高使用率,雲端發票更是享有雲端發票專屬獎,增加中獎機會外,並且使用「統一發票兌獎APP」或至「財政部電子發票整合服務平台」網站上完成設定還可自動兌領獎、不怕發票遺失與毀損或忘記領獎等多項便利服務,更為環保盡一份力!截至今(111)年9月,民眾載具儲存雲端發票的比率達47.19%,成效為歷年最高! 在數位經濟時代下,電子支付不只方便、快捷,而在疫情時期減少紙鈔、銅板的流通,避免細菌、病毒的傳播,更合乎公共衛生;同時也減少紙鈔折舊燒毀過程中衍生的環境污染、空污問題;不使用紙本發票也能從源頭做到垃圾減量,減少不必要的垃圾,兼顧環保的需求,都是響應全民綠生活的好方法喔!因此讓我們一起朝向無紙化結帳邁進,支持淨零轉型!